計畫簡介
害喜接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委託,協助臺史博推廣數位資源,並規劃架接108課綱與館內數位資源。計畫邀請3位國高中社會科老師合作,開發3款結合探究與實作的教案;亦規劃3場實體教師研習,於臺北、臺中、高雄推廣臺史博的數位資源與教案開發成果。最後於館內辦理1場數位資源分享會,與老師們透過實作與體驗,一起交流各式數位資源應用在教學的可能性。無論是教案或推廣活動,都希望能降低臺史博數位資源融入教學的門檻,拉近臺史博與教育現場的距離。
此外,害喜也規劃14場專家學者諮詢會議,透過與學校老師、臺灣史研究學者與數位內容開發與應用專家的訪談,蒐整不同領域專家學者的意見,以協助臺史博未來規劃數位內容之開發與推廣工作,並提供更符合教育現場需求的博物館資源。
工作項目
博物館公眾活動規劃執行、教師教材與教案開發製作
委託單位
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
年份
2023
工作方法
好上手的教案是推廣數位資源進入教學現場的捷徑。害喜與合作教師進行密集共備,討論數位資源可連結的教學主題及學科領域,再依合作教師的實際教學需求,發展教學活動並進班測試,藉此確保教案的可操作性。害喜更嘗試模組化教案,讓教師可自由替換教學活動使用的素材,讓教案有更高的使用彈性。
害喜同時與臺史博共同打造以國、高中教師為對象的實體活動,透過研習及分享會兩類型活動推廣數位資源。害喜在研習以「陪伴參與者使用數位資源」為核心,透過活動設計帶領參與者運用資料庫進行資料檢索及史料閱覽,並即時回應參與者的困難或疑問。分享會則引導參與者看見數位資源應用至教學的多個案例,透過實作進行數位資源體驗,更邀請開發老師,與參與者們交流教案開發前期的思考。
工作內容
開發3款數位資源應用教案
合作教師/王隆昱、陳玉綸、蔡鈞穎
害喜與3位國、高中社會領域教師合作,展開數場密集共備,完成3款應用臺史博數位資源的教案及教材。害喜在共備期間,協助合作教師掌握數位資源的內容與屬性,並一起以「適用不同校、不同領域的教案」為目標進行探究實作課程設計。3款教案包含:從圖像探究討論多元族群觀點的《博物館裡的福爾摩沙》、探究禁歌歌曲內涵的《「聽」的自由——關於禁歌那件小事》,以及探討選舉文宣圖像中的政見的《選舉的前奏曲——談校園民主中的學生自治》。
教案開發成果:https://taiwanindex.nmth.gov.tw/theme/detail/106
教師研習
害喜執行規劃3場「好資料不用嗎?臺史博數位資源應用教師研習工作坊」,與臺史博館員及教案開發教師一同到臺北、臺中、高雄,帶領各地教師認識臺史博數位資源、實際操作教案,並設計任務引導參與教師發想能帶回自己課堂上的教學活動。害喜同時為各場研習設計活動手冊,呈現臺史博數位資源簡介及完整教案等內容。


數位資源分享會
害喜最後在臺史博辦理「好資料不用嗎?臺史博數位資源分享會」,邀請臺史博館員及教案開發教師分享應用數位資源的經驗,並設計類世界咖啡館形式的交流活動,協助參與者在活動中實際操作數位資源,與老師們深度交流對數位資源融入教學的想法。




諮詢會議及前置規劃
害喜規劃14場諮詢會議,邀請30位學校老師及專家學者,就臺史博的數位資源及數位資源如何連結108課綱給予意見。除蒐集教育現場的教學者、臺灣史研究學者、數位內容開發與應用專家不同面向的建議外,害喜亦將前述建議加以整合與分析,規劃「整合臺史博數位資源銜接108課綱前置規劃書」,協助臺史博未來可提供更符合教育現場需求的數位資源。
工作夥伴
主辦單位 |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|
策劃統籌 | 害喜影音綜藝 |
教案開發 | 王隆昱、陳玉綸、蔡鈞穎 |
活動講師 | 王隆昱、陳玉綸、蔡鈞穎、郭復齊、謝燕蓉、鄭莘蓓 |
諮詢顧問 | 王清美、王隆昱、吳哲宇、李雅雯、杜可瑜、汪雪憬、周興隆、林玉仙、林奇隆、姚景襦、施登騰、洪裴璞、胡傑揚、許喻婷、郭芷君、郭洺儒、陳一隆、陳玉綸、陳怡璇、陳奕君、陳雅利、黃豆泥、黃家珊、葉桑如、劉美君、蔡宜岑、蔡嘉閔、蔣明倫、蕭宇辰、羅欣予、蘇峯楠 |
活動攝影 | 蔡濟安 |